2011年4月5日眾城攪拌站反映近期水泥外加劑適應性差,達到同樣流動性(塌落度損失)所需外加劑大幅上升,直接導致混凝土成本上升,并影響混凝土正常使用,而同樣外加劑相同使用量用奎山水泥適配各項性能均正常,要求我公司想辦法解決,否則將更換水泥。
對此事我公司非常重視,專門取了奎山水泥和熟料進行檢驗。經分析其熟料結果如表1所示。
經對比分析:對比水泥我公司水泥需水量較大,初始及經時流動性較小;對比熟料成分我公司堿含量高,鋁酸三鈣高。對水泥成分分析我公司所用混合材為石灰石4%、粉煤灰8%和礦渣粉5%,奎山水泥所用混合材為石灰石6%和礦渣粉11%。
根據相關文獻,熟料中堿含量和鋁酸三鈣含量是影響外加劑摻量的主要因素,礦渣在水泥中的摻量也是影響因素。
鑒于此我們首先對我公司現有水泥進行礦粉摻入量試驗,觀察凈漿流動度情況。試驗結果,如表3所示。
從表3發現隨礦粉摻入量增加凈漿流動度隨之增加,摻量增加至5%時,經時流動度基本達到客戶要求。但考慮到我公司混合材摻量已經較高,且多摻礦粉后生產成本增加較多,所以我們通過適當增加礦粉摻量(上調2%)降低粉煤灰摻量(下調1%)的方式進行調整。
其次我們分析我公司現有生產情況:我公司受節能減排搭配廢渣影響,熟料中堿含量較高,不會有太大調整幅度暫不做調整,所以只能適當調整鋁酸三鈣含量,經與有關部門溝通,我們逐步降低鋁率(從1.6—→1.4),并適當提高硅率以窯內不接圈不出球(2.70—→2.80)。
兩種調整互相促進,水泥凈漿流動度很快有所好轉,經多日調整,水泥適應性已經達到客戶要求范圍。
出磨水泥凈漿流動度變化情況如表4所示。
通過總結,在即強度及適應性,又煅燒穩定的情況下,熟料三率值控制在KH 0.89±0.02,、n 2.80±0.1、p 1.50±0.1較為合適。適當提高礦粉摻量也能促進適應性的好轉。
從公司的角度來說,在水泥的生產環節,嚴格控制水泥的原材料配方、熟料溫度、水泥溫度、顆粒級配、細度及混合材等的參數,使水泥的質量達到各項標準,并通過調整外加劑的配方,改變水泥的適應性問題,這是面對水泥適應性問題,一般水泥生產廠家首先考慮的方案。此外,對于大多數水泥廠家來說,很少有公司從控制水泥質量的穩定來解決水泥適應性問題。從實際應用來看,很多水泥廠家一旦遇到適應性較差的問題,僅僅采用調整外加劑的做法顯然是不夠的,因為外加劑的質量穩定性是容易的,廠家不應該對外加劑的質量產生懷疑。從某種程度來說,水泥生產廠家應該拓展水泥質量的內涵,不應該滿足于達到水泥生產的質量標準,應該采用相應的措施,保障水泥質量的穩定性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公司采用后一種方案顯然更加可行。
總之,在
混凝土攪拌站,經常會遇到由于水泥外加劑適應性差而導致混凝土坍落度小、坍落度損失大的問題,直接造成混凝土的成本上升。因此,公司應該加強對水泥、外加劑的適應性研究,參考公司水泥產品的各種檢驗數據,對比其他水泥產品的性能,依照公司水泥生產工藝的實際情況,在保障水泥質量的前提下,控制水泥熟料的熟料三率值,適當提高礦粉摻量,促進水泥與外加劑適應性的好轉,不斷滿足用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