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38062252
本文主要來回答“攪拌站生產出來的混凝土中含有少量的水泥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”問題。這個問題困惑著很多水泥攪拌站管理者或混凝土用戶,網絡上網友對該問題的總結如下:
(1)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充分,沒有充分攪開。
(2)攪拌機太老,攪拌能力不夠.
(3)水泥在存儲過程中受潮,水泥的性能可能已經發生變化,導致水泥結塊。
下列是從《混凝土攪拌站管理使用手冊》中摘錄的混凝土中有水泥塊的產生原因和預防措施。
1、水泥塊產生的原因
(1)攪拌機計量設備故障,坍落度失控,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。
(2)水泥過期或受潮,活性降低;砂、石集料級配不好,空隙大,含泥量大,雜物多,外加劑使用不當,摻量不準確。
(3)混凝土配合比不當,計量不準。
(4)施工中隨意加水,使水灰比增大。
(5)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,攪拌時間不夠,拌合不勻。
(6)冬期施工,拆模過早或早期受凍。
(7)夏季施工,試件未及時覆蓋、養護。
(8)混凝土試塊制作未振搗密實,養護管理不善,或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,在同條件養護時,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。
2、 防治措施
(1)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,新鮮無結塊,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。砂、石子粒徑、級配、含泥量等應符合要求,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,計量準確,混凝土應按順序拌制,攪拌時間和拌勻。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,冬季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,強度達到30%以上,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,強度達到40%以上,始可遭受凍結,按施工規范要求認真制作混凝上試塊,并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。
(2)加強計量設備的保養,確保投料準確,控制出機混凝土混合物坍落。
(3)施工現場取樣應在攪拌運輸車卸料過程中的1/4~3/4之間抽取,數量應滿足混凝土質量檢驗項目所需用量的1.5倍,且不得少于0.02m3。人工插搗成型試塊,應分兩層裝入試模,每層裝料厚度大致相等,每層插搗次數應根據試件的截面而定,一般每100cm2截面積不少于12次。
(4)加強試塊養護,標養試件成型后覆蓋表面,以防水分蒸發、脫水,隔天拆模后,應放入溫度為20±1℃、濕度為95%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。當無標養室時,混凝土試件可在溫度為20±3℃的不流動水中養護,水的pH值不應小于7。
閱讀上述內容之后,是否能解決您的疑惑呢?河南拓泰重工攪拌站機械公司歡迎您來電進行攪拌站技術交流,電話13513800180